简介 工厂模式是最常用的一类创建型设计模式,通常我们所说的工厂模式是指工厂方法模式,它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厂模式。简单工厂模式是工厂方法模式的“小弟”,它不属于GoF 23种设计模式,但在软件开发中应用也较为频繁,通常将它作为学习其他工厂模式的入门。此外,工厂方法模式还有一位“大哥”——抽象工厂模式。这三种工厂模式各具特色,难度也逐个加大,在软件开发中它们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成为面向对象软件中常用的创建对象的工具。
简单工厂 定义 简单工厂模式(Simple Factory Pattern):定义一个工厂类,它可以根据参数的不同返回不同类的实例 ,被创建的实例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父类。因为在简单工厂模式中用于创建实例的方法是静态(static)方法,因此简单工厂模式又被称为静态工厂方法(Static Factory Method)模式 ,它属于类创建型模式。
角色 在简单工厂模式结构图中包含如下几个角色:
● Factory(工厂角色):工厂角色即工厂类,它是简单工厂模式的核心,负责实现创建所有产品实例的内部逻辑;工厂类可以被外界直接调用,创建所需的产品对象;在工厂类中提供了静态的工厂方法factoryMethod(),它的返回类型为抽象产品类型Product。
● Product(抽象产品角色):它是工厂类所创建的所有对象的父类,封装了各种产品对象的公有方法,它的引入将提高系统的灵活性,使得在工厂类中只需定义一个通用的工厂方法,因为所有创建的具体产品对象都是其子类对象。
● ConcreteProduct(具体产品角色):它是简单工厂模式的创建目标,所有被创建的对象都充当这个角色的某个具体类的实例。每一个具体产品角色都继承了抽象产品角色,需要实现在抽象产品中声明的抽象方法。
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interface Car { void run(); } public class BenchiCar implements Car { @Override public void run() { Log.d("kb_jay","BenchiCar run"); } } public class BiyadiCar implements Car{ @Override public void run() { Log.d("kb_jay","BiyadiCar run"); } } public class SimpleFactory {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BENCHI = 1;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BIYADI = 2; public static Car createCar(int type) { Car car = null; switch (type) { case TYPE_BENCHI: car = new BenchiCar(); break; case TYPE_BIYADI: car = new BiyadiCar(); break; default: break; } return car; } }
客户端测试代码如下
1 2 3 4 5 6 7 public class Client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//1:简单工厂 Car car = SimpleFactory.createCar(SimpleFactory.TYPE_BENCHI); car.run(); } }
运行结果如下
工厂方法 定义 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,让子类决定将哪一个类实例化。工厂方法模式让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。工厂方法模式又简称为工厂模式(Factory Pattern),又可称作虚拟构造器模式(Virtual Constructor Pattern)或多态工厂模式(Polymorphic Factory Pattern)。工厂方法模式是一种类创建型模式。
工厂方法模式提供一个抽象工厂接口来声明抽象工厂方法,而由其子类来具体实现工厂方法,针对不同的产品提供不同的工厂。
角色 在工厂方法模式结构图中包含如下几个角色:
● Product(抽象产品):它是定义产品的接口,是工厂方法模式所创建对象的超类型,也就是产品对象的公共父类。
● ConcreteProduct(具体产品):它实现了抽象产品接口,某种类型的具体产品由专门的具体工厂创建,具体工厂和具体产品之间一一对应。
● Factory(抽象工厂):在抽象工厂类中,声明了工厂方法(Factory Method),用于返回一个产品。抽象工厂是工厂方法模式的核心,所有创建对象的工厂类都必须实现该接口。
● ConcreteFactory(具体工厂):它是抽象工厂类的子类,实现了抽象工厂中定义的工厂方法,并可由客户端调用,返回一个具体产品类的实例。
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public interface Car { void run(); class BiyadiCar implements Car{ @Override public void run() { Log.d("kb_jay","biyadi run!!"); } } class BenchiCar implements Car{ @Override public void run() { Log.d("kb_jay","benchi run!!"); } } } public interface CarFactory { Car createCar(); class BenchiFactory implements CarFactory { @Override public Car createCar() { return new Car.BenchiCar(); } } class BiyadiFatory implements CarFactory { @Override public Car createCar() { return new Car.BiyadiCar(); } } }
客户端测试代码如下
1 2 3 4 CarFactory carFactory = new CarFactory.BenchiFactory(); Car car1 = carFactory.createCar(); car1.run();
测试运行结果如下
抽象工厂 定义 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,而无须指定它们具体的类。抽象工厂模式又称为Kit模式,它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。
角色 在抽象工厂模式结构图中包含如下几个角色:
● AbstractFactory(抽象工厂):它声明了一组用于创建一族产品的方法,每一个方法对应一种产品。
● ConcreteFactory(具体工厂):它实现了在抽象工厂中声明的创建产品的方法,生成一组具体产品,这些产品构成了一个产品族,每一个产品都位于某个产品等级结构中。
● AbstractProduct(抽象产品):它为每种产品声明接口,在抽象产品中声明了产品所具有的业务方法。
● ConcreteProduct(具体产品):它定义具体工厂生产的具体产品对象,实现抽象产品接口中声明的业务方法。
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public interface Engine { void engine(); class GoodEngine implements Engine{ @Override public void engine() { Log.d("kb_jay","good engine!!!!"); } } class BadEngine implements Engine{ @Override public void engine() { Log.d("kb_jay","bad engine!!!!"); } } } public interface LingjianFactory { Engine createEngine(); Seater createSeater(); class GoodLingjianFactory implements LingjianFactory{ @Override public Engine createEngine() { return new Engine.GoodEngine(); } @Override public Seater createSeater() { return new Seater.GoodSeater(); } } class BadLingjianFactory implements LingjianFactory{ @Override public Engine createEngine() { return new Engine.BadEngine(); } @Override public Seater createSeater() { return new Seater.BadSeater(); } } } public interface Seater { void seat(); class GoodSeater implements Seater { @Override public void seat() { Log.d("kb_jay", "good seater!!!!"); } } class BadSeater implements Seater { @Override public void seat() { Log.d("kb_jay", "bad Seater!!!!"); } } }
客户端测试代码如下
1 2 3 4 //3:抽象工厂 LingjianFactory lingjianFactory = new LingjianFactory.BadLingjianFactory(); Engine engine = lingjianFactory.createEngine(); engine.engine();
测试运行结果如下
1 D/kb_jay: bad engine!!!!
总结:
简单工厂(静态工厂):
抽象产品,不抽象工厂
一个汽车工厂,生产多种car(一对多)
我想买一辆奔驰,那么我就到这个厂里告诉它我想要奔驰(type),之后它就给我奔驰;
朋羽毛想买一辆比亚迪,他同样到这个厂子里告诉老板,他想要比亚迪(type),那么老板就给他一辆比亚迪
工厂方法:
抽象产品,也抽象工厂
一个工厂对应一个产品(一对一) 我想买一辆奔驰,那么我到奔驰专卖店买;
朋羽毛想买一辆比亚迪,那么她到比亚迪专卖店去买;
抽象工厂:
抽象工厂,也抽象产品
一个工厂对应一组不同但是相关的产品 产品簇,这些产品是相关的,
比如:生产汽车零件的工厂